主动学习对于孩子学习生涯乃至一生的发展都重要,从理论和经验来看,父母从小正确的指导和有意的训练,可以帮助孩子更主动的学习。那么,家长应该怎样做呢???主要从两方面做:一是了解孩子所处的身心发展状态和水平,训练适合当下年龄的学习策略和学习习惯;二是激发孩子的学习动机。
首先,主动学习意味着有意识的自主学习:
即知道学习意味着什么,要学习什么,以及他们是谁(一个怎样的学习者)以及如何计划、监控、修正和反思他们的学习和他人的学习,做好当下的学习并增强自己未来的学习。
这个“主动”建立在孩子已经具备一些能力之上,包括:已有的经验或知识,具备基本的学习方法——如会复述、理解和加工、简单概括和推理等;
“主动学习”还涉及到孩子“元认知”的问题:即孩子知道自己掌握了什么知识、有关自己学习强弱的知识和对现有任务的要求;对学习的自我调整——计划、监控并及时修正错误;以及反思自己表现的能力——这能帮助他们下一步调整自己的学习计划,提率。
所以,如果希望孩子主动学习,我们需要帮助孩子学好基础知识,比如你连数数都数不清,数字都不理解,就无法进一步教给孩子加减法;所以有比较好的知识基础是有利于孩子学习;
另外,要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制定学习目标和计划,每天应该细化落实的学习任务,当然怎样的方式方法合适,得根据孩子特点而定,比如小一些的孩子可以通过游戏竞赛、制定有趣的表格计划等方式。
关于学习动机
“主动”意味着学习者能自发的持之以恒的努力。
支持这种努力背后需要有一种动机。
这一方面是孩子天然就有的对事物的好奇心和追求成就感和价值感(这已经被很多心理学研究证明);
另一方面是孩子对“自己”和“学习”的信念——如相信智力是可塑的,我可以通过不懈努力不断的增强学习能力和成绩;或者智力是固有的固定的。如果拥有前面这样的信念,孩子倾向于不怕挫败,并从挫败中总结经验,具有高坚持性;而拥有后面信念的孩子,他们的学习目标是“表现好”,更容易避免挑战,害怕失败。
因此,家长需要保护孩子的好奇心,鼓励孩子克服挑战,引导孩子对自己的学习潜力做出更健康的预期。
虽然只有简单几点,但真正转化为主动学习,需要父母和孩子付出持久的用心和精力。相信只要坚持这么做,会有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