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老师难做到让每个孩子都主动学习,因为有竞争机制的存在,也因为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可是有一些班的同学,可都是主动学习的,那又是什么原因呢? 作为家长,应该做些什么,让自己的孩子不要学得那么被动呢?
这里,有几点是家长可以做的,只要你能照着做,也是会有很好的效果的。
1、制定规则:
一个有规则的家长,往往能够带出一个有规则的孩子,懂规则的孩子,才能真正的自由,也才能真正的迸发自己的学习潜力。
有很多家长,可能带孩子时确实也用了很多的心思,但是焦点都在学习上,或者是作业,考试成绩上。
我们较需要做的,其实是在生活上首先规范孩子的行为,让孩子变得做事井井有条,自己的事情自己独立完成:比如吃饭要准时,自己穿衣。看电视要能够控制时间等等
2、孩子小的时候,较重要的 不是知识的多少,而是要培养孩子好学的精神。这种精神,需要我们不断的却培养,要呵护。
可事实上,大多数家长却在这点上背道而驰了。我们把焦点放在成绩上,不断的跟孩子灌输成绩很重要,搞得孩子整天紧张兮兮。
这种教育方式,出来的孩子,要不就是心理极度脆弱,要不就是彻底觉得自己没有价值,什么都不愿意干,或者就是叛逆,不学。
3、把学习弄得有趣一些吧!
给家庭的学习打造出一个快乐的感觉吧。
家庭教育,不要变成一个学校教育的翻版,甚至还变本加厉了!
我们要跟孩子玩,不经意间用到学校学的知识。这种润物细无声的学习方式,是孩子小时候较的学习方式。
较后,等你的孩子通过学习找到了成就感,找到了乐趣,建立起足够多的自信之后,才能在未来的学习中忍受挫折,才能真正的独立学习,自主学习。
大多数人对于自主学习,有一个普遍的误解,以为这是一种方法,其实:
自主学习是一种精神!
是一种独立探索,自己反省、总结,形成自己独特学习方式的一种能力!
对于一个在学习中,从来没感受到我的价值,我的能力,我的自由,我的渴望的孩子,是不可能学会主动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