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先了解孩子做题不愿意自己动脑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有的孩子并非不愿意动脑筋,而是因为题目对他有难度。这种情况求助大人也是很正常的,大人可以和孩子一起分析问题,引导他找到相关知识点,协助但不告诉。
但是很多家长很难在辅导作业的时候做到心平气和,一看到孩子不会就会很生气,进而开始责怪孩子上课不认真听,或者理解力差之类说教。这会让孩子很有挫败感,下回再遇到难题就会选择逃避,或者干脆直接问别人答案以避免被家长责骂。
其次,逐步学会放手,让孩子学会承担自己的责任
放手的尺度和界限,要根据孩子现阶段的情况来的。如果孩子已经养成了凡事依赖的行为模式,习惯一遇到问题就问大人,一问就有答案,伸手不费力就得到的方式。那么引导孩子从依赖到学会思考的路上,家长就需要慢慢放手,一点点的来。先从小事开始放手,从直接告诉和给答案,到放手给他方向和陪伴进步。
例如孩子以前一遇到不会写的字就问大人,那么大人要从直接告诉他答案,改变到建议他自己查字典。孩子遇到一个简单的概念搞不清楚,大人从直接告诉他怎么做,改变到和他一起到书本中找到问题的出处。这些都是帮助他慢慢养成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引导他形成自己去找解决方法的习惯。
较后,给予孩子及时的鼓励以恢复自信
孩子形成依赖的心理,很大程度也反应出孩子对自己做事的能力没有信心,他认为自己是不行的,别人的方法和答案才是对的。甚至也可能害怕错误,那么这时候除了放手的同时还要慢慢帮助他恢复信心。可以用鼓励的方式来帮助孩子,比如当他通过自己的能力,解决了那怕一点点问题的时候,家长都要抓住机会和闪光点去肯定他的付出和努力,这样可以慢慢的让他恢复自信,从而独立去面对和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