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知识点总结「篇五」

科普指南 来源:网络 编辑:秋冬 2025-09-01 16:59:38

  到了高三物理复习的后半段,把知识点连起来和突破重点难点是提分的关键,这篇「篇五」会集中讲高考常考的知识点,帮助大家避免零散记公式、盲目刷题的问题,之前我们已经讲过力学基础、电磁学的主要规律,这边帮助大家在理解原理的同时,学会快速解题的思路,为后面的复习打好基础。

高三物理知识点总结「篇五」

  一、物理知识分享

  摩擦力

  1、定义: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上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受到的阻碍相对运动(或阻碍相对运动趋势)的力,叫摩擦力,可分为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

  2、产生条件:①接触面粗糙;②相互接触的物体间有弹力;③接触面间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说明:三个条件缺一不可,特别要注意“相对”的理解。

  3、摩擦力的方向:

  ①静摩擦力的方向总跟接触面相切,并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②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跟接触面相切,并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说明:

  (1)“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不能等同于“与运动方向相反”。滑动摩擦力方向可能与运动方向相同,可能与运动方向相反,可能与运动方向成一夹角。

  (2)滑动摩擦力可能起动力作用,也可能起阻力作用。

  4、摩擦力的大小:

  (1)静摩擦力的大小:

  ①与相对运动趋势的强弱有关,趋势越强,静摩擦力越大,但不能超过静摩擦力,即0≤f≤fm但跟接触面相互挤压力FN无直接关系。具体大小可由物体的运动状态结合动力学规律求解。

  ②静摩擦力略大于滑动摩擦力,在中学阶段讨论问题时,如无特殊说明,可认为它们数值相等。

  ③效果:阻碍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但不一定阻碍物体的运动,可以是动力,也可以是阻力。

  (2)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滑动摩擦力跟压力成正比,也就是跟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表面的垂直作用力成正比。

  公式:F=μFN(F表示滑动摩擦力大小,FN表示正压力的大小,μ叫动摩擦因数)。

  说明:

  ①FN表示两物体表面间的压力,性质上属于弹力,不是重力,更多的情况需结合运动情况与平衡条件加以确定。

  ②μ与接触面的材料、接触面的情况有关,无单位。

  ③滑动摩擦力大小,与相对运动的速度大小无关。

  5、摩擦力的效果: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但并不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可能是动力,也可能是阻力。

  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大小、物体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无关,只由动摩擦因数和正压力两个因素决定,而动摩擦因数由两接触面材料的性质和粗糙程度有关。

  二、西安伊顿教育小班化课程有效果吗?

  西安伊顿教育的小班化课程,家长和学生大多觉得提分效果明显,班里人数控制在6—15人,老师能随时知道每个学生学得怎么样,课堂上互动多、答疑及时,学生的问题不会拖着,基础差的高三学生经过1—2个月系统复习,数学单科能提高20—40分,中等水平的学生整体平均能提高100分左右,很多家长说,孩子原来在大班跟不上、不敢问,到伊顿小班后敢提问了,上课注意力更集中,学习信心也增强了,最近几年,伊顿中高考升学率在96%—99%,小班化课程是他们的主要优势之一。

  西安伊顿教育咨询热线: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由秦学教育整理编辑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上一篇:高三英语易错题及解析 下一篇:2026社会考生怎么参加高考?有哪些新规定?
  • 热门课程
  • 热门资讯
  • 热门资料
  • 热门福利
秦学小Q
咨询我
400-029-6659
背景计算器
课程费用在线咨询
免费报价查询
亲爱的家长(学生)您好:
恭喜您,您已经预约成功!
同时你将获得一次学习测评机会
+年级学科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