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画的制作过程比较复杂,制作材料的使用和选取也是一道很重要的工序,很多材料因为其特殊的属性不方便保存,这其实也决定了国画的价值不菲,所以保存国画也要特别注意,国画的存放环境存放方法和存放注意事项都要了解清楚,各位学习国画的学生和爱好者,对于这方面的内容也要特别注意,国画的制作过程本身就不容易,如果因为存放出现问题损坏了画作真的就太可惜了,所以伊顿教育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国画的存放保存方法和注意事项,大家看看!
国画材料主要分为纤维材料和丝织材料,纤维材料通常是宣纸,又细分为生宣纸和熟宣纸,生宣纸的吸水性和柔韧性都相当好,水墨滴在生宣纸上后,会立即向四周扩散,形成一圈有层次的墨韵。生宣纸即使揉得皱巴巴的,经过熨烫之后,依然会恢复平整,不影响画家用笔用墨。因此,创作大写意、小写意作品时,常常用生宣纸来画画,可以展现出丰富的笔墨趣味。
熟宣纸实际上是给生宣纸加入比例的明矾后制作而成,在柔韧性和吸水性方面,远远差于生宣纸,不过,正由于熟宣纸渗水性差,不担心层层皴擦点染后破坏纸张,因此,熟宣纸常常用来画工笔画。国画的丝织材料包括绢、帛、绫罗等材料,比起生宣纸,在柔韧性上要更强,但吸水性一般,因此,丝织材料通常用来画工笔画。丝织材料不但价格昂贵,并且保存寿命没有宣纸高,在历史,用丝织材料作画不是主流,在此,重点介绍宣纸作品的保存方法。
从理论上讲,宣纸的化学性能相当稳定,用宣纸创作的国画作品,在自然状态下,可以保存1000年左右,这也是我们现在能见到较多宋代国画作品的缘故,唐代国画作品流传下来的很少,是因为唐代距离现在已经过了1000年,过了宣纸的寿命范围。要想延长国画作品的寿命,需要以科学的态度合理保存,保存方法主要如下。
其一,要防止国画作品受热和受潮。
科学证明,国画作品在室温18度,湿度60%时,较利于保存。
悬挂在墙面上的国画作品基本都是装裱过的,装裱的作品俗称镜心,是用浆糊在国画背面黏贴一张宣纸,能使画面更平整,更能凸显画面上墨韵的层次感,看起来更美观。
国画受热主要来自太阳光的直接照射,如果国画长期被阳光照射,会导致纸张干燥变形,较终变得脆弱,稍微用力就有可能撕裂画面。长期见光还会导致画面色彩变淡。
因此,需要把国画作品悬挂在太阳照射不到的地方,距离火源、暖气片、空调等发热源,都要远一些。
国画受潮主要是因为室内空气过于潮湿所导致,这就要想办法控制室内的湿度。
其二,要防止老鼠、虫子等动物咬伤国画作品。
如果是压在箱底没有装裱的国画作品,要特别注意老鼠和虫子去破坏。可以给国画作品周围放置一些樟脑丸,虫子和老鼠闻到樟脑气味后,自然会退避三舍。
如果国画作品已经被小动物啃坏或虫蛀,损伤面积不大的话,要及时拿去修补,手艺好的修补师把损伤修补后,基本上看不出修补的痕迹,不影响画面的美观程度。
其三,要对装裱过的国画作品定期揭裱。
经过较长时间,裱画的纸张有可能出现变形、破损的情况,就无法起到保护画作的目的,因此,需要把画作拿去揭裱,再重新装裱一番,使它焕然一新。
其四,要定期给国画作品的表面除尘。
国画作品不论是装在画框,还是卷轴形式,经过几年时间,画面的表面都会吸附一些灰尘,导致画面看起来不够清爽,因此,需要定期除尘去污。
除尘时,要用鸡毛掸子或软毛刷,朝一个方向轻轻拂动灰尘,切记不要来回扫,这样只会让画面更污浊,甚至会损伤画面。
其五,不要把一幅国画作品长期悬挂在外边。
不论对一幅国画作品有多么喜爱,也不要长期悬挂在眼睛能看到的地方。
空气中的一些气体会跟宣纸和颜料产生缓慢的化学反应,如果国画作品长时间接触空气,会加速纸张的老化,较终影响保存年限,因此,要轮流着悬挂作品,把一幅画悬挂一段时间后,再换成其它作品,才能有效延长国画的寿命。
希望以上小编整理的关于国画的保存方法和注意事项对于大家有帮助,大家制作完成国画之后保存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可以参考上面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