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今社会,家长们为了培养孩子的各项能力,一般都会给孩子报一些兴趣班!但是家长们你们注意到一点了吗?所报的兴趣班真的是孩子喜欢的吗?真的是孩子的兴趣吗?兴趣是较好的老师,如果孩子并不喜欢,那么较终的学习结果也并不会很好!!!下面分享几点建议,帮助家长在生活中发现孩子的兴趣!!!
一、日常观察,善于发现。
孩子真正的兴趣和爱好往往通过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表现出来的,所以家长在平时的生活中要及时的发现,并正确的引导。
有一位女士带孩子到商场去玩儿,商场当时在进行文艺表演,孩子被钢琴演奏的声音迷住了,他在演示台前久久不愿意离去,一直在那儿听,在那儿看,妈妈发现了孩子的这个爱好以后,建议孩子学钢琴。孩子对学钢琴的这个建议,喜欢。于是妈妈就打消了让他去学英语学书法的念头,后来孩子经过刻苦的练习顺利地进入了音乐学院的大门。
二、正确引导,鼓励支持。
对于孩子对某种事物表现出来的兴趣和爱好,家长要给予引导,耐心地进行启发。
有一个男孩儿对小昆虫特别感兴趣,妈妈就有意的带他去公园儿,去郊外进行采风,让他感受大自然的新鲜和丰富,告诉他生命世界多姿多彩,千变万化,将来长大了,还有一门功课叫生物,可以好好的研究他学习他。妈妈还在少年宫为孩子报了昆虫兴趣班,鼓励孩子好好学习。
三、走出误区,理性对待。
对于孩子的兴趣爱好,家长要走出误区,要真正是孩子的兴趣爱好,不要是家长的兴趣爱好,家长不要有个人心理补偿的想法。
有位爸爸从小就喜欢唱歌,但是小时候由于家庭条件有限没有进行音乐方面的学习,但是他把自己的这个兴趣爱好强加在了孩子身上,他的孩子并不喜欢唱歌,而他却逼着孩子加入了合唱队,进行音乐学习,孩子特别反感,觉得唱歌是个负担。这位家长,在孩子兴趣培养方面,就走进了怪圈。
家长发现孩子在哪些方面有兴趣爱好,在物质上对他进行支持,在精神上对他进行鼓励,兴趣是较好的老师,相信孩子会学有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