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孩子写作业需要家长怎么做?哪几点要重点关注?

综合问答 来源:网络 编辑:小新 2019-05-31 10:14:34

  一、陪伴不越界。

  厘清陪伴与帮助的界线,不要深度介入,只在具体难点上启发思路。在陪伴的过程中注意观察孩子的学习习惯,包抱书写习惯,用眼习惯,思考习惯,检查习惯等, 发现问题不要斥责呵骂,只用肢体语言暗示或轻声提醒示意即可。当再次出现同类问题时再次提示,要有出足够的耐心。当孩子表现良好时,在作业完成后针对性的表扬就会逐步固化他的好习惯。

  二、陪伴不干扰。

  如前所述,发现小问题给予暗示或轻声提示,如当即呵斥责骂会分散孩子的注意力甚至诱发孩子的不良情绪,家长的坏脾气会使孩子惊惧、自卑、不知所措,所以这种陪伴完全是一种负能量负作用甚至是恶意的培伴,只能培养出厌学、逆反等等坏习惯而家长还毫不自知。

  三、陪伴练干扰。

  这不矛盾吗?陪孩子学习还要干扰他?!对,但有个大前提,要在孩子的注意力,持久力成型后再开始。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这是在锻炼他的抗干扰能力。我们今天的家长把学习环境做到了极至,甚至恨不得要求学习空间零分贝的另一极端,这种现象不正常,也不健康。在这种家庭环境中走出去的孩子可能会适应不了新的学校或社会空间。这是一种学习生活空间的溺爱。

  但这种锻炼要在孩子的学习习惯、注意力定型后开始,不必刻意,只要回归家庭本来的样子,或作家务,或者学习,但不要吵架,不要游戏。

  四、成型渐放手。

  这也是培养好孩子的关健一步。定型后、定性后,要锻炼他主动学习、自我管理的能力,这时家长要学会放手,孩子有他个人成长的世界,你也要回归你自已的生活。把握好大方向,不疏忽爱的表达和情感的沟通,保持好恰当的距离,给他自由的成长空间,锻炼他飞翔的羽翼。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由秦学教育整理编辑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文章标签:
上一篇:孩子的专注力是怎么被破坏的?哪些行为不可取? 下一篇:哪些孩子需要家长陪写作业?
  • 热门课程
  • 热门资讯
  • 热门资料
  • 热门福利
亲爱的家长(学生)您好:
恭喜您,您已经预约成功!
同时你将获得一次学习测评机会
+年级学科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