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更好地教导“熊孩子”?怎样让“熊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家庭教育 来源:网络 编辑:小新 2019-01-03 16:28:16

  该如何更好地教导“熊孩子”?面对家里的“熊孩子”,打不的骂不得,家长们也是的犯难!应该怎样让“熊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呢?孩子年龄段不一样,教育方法和手段其实是不一样的。幼儿阶段,2-4岁,偏重自理能力和健康习惯;3-5岁,开始行为管理和规则意识;4-6岁,开始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等。

如何更好地教导“熊孩子”?怎样让“熊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1.每个孩子都会犯错,不要随便贴标签。

  在发现孩子有不好的行为以后,反应过度和置之不理都是不可取的。家长应该保持一颗平常心,稳定情绪,了解孩子为什么这样做,从而思考采用什么方式来应对。不要随意给孩子贴上“坏小孩”的标签,让孩子自我怀疑,更不要在言辞里暗示孩子的品行不端,这是对孩子自我认知的需要的保护。

  2. 让孩子认错不是目的,让孩子知道怎么做更好才是关键。

  认错并不等于改错,这是两个不同的过程,也需要不同的条件。他们的世界里没有是非对错的概念。即使知道不对,也无法像成年人一样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大多数情况下,他们依靠对父母情绪的感知、行为的观察来判断自己的行为。当孩子感知到自己只要按照父母的要求诚恳地认错,便可以平息父母中烧的怒火时,他们就会无意识地点头认错,规避责罚,自然而然淡化了自己对错误本身的反思。

  3. 惩罚只能让孩子知道什么是错的,并不能让他们明白什么是对的。

  家长可以将一些恰当的选择代替提出要求或者直接命令。通过给他们的一些合理范围的选择,孩子们会感受到自己是被尊重的,并且是拥有的权力的。

  如果孩子还是不肯配合,也不要进行“威胁性”的说教,可以在安全范围内,让孩子体验到行为的后果,再进行正确的引导。这和惩罚不一样,前者是自然而然的结果,而后者是以制造痛苦让孩子记住,是一种主观的伤害。

  4.规则意识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

  成长为“熊孩子”往往是模仿期的时候一些大人做了坏榜样。因此,当涉及到安全或品格等原则问题时,家长要明确制定规则,即使哭闹也不能妥协。当然也不要粗暴地打压,采用粗暴的方式虽然能够将孩子的行为“镇压”下去,但也会把孩子的独立性、自主性等个性特质抑制住。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由秦学教育整理编辑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文章标签:
上一篇:家庭教育重要吗?家庭教育的缺失对孩子有什么危害? 下一篇:如何能让学生专心学习?怎样让孩子具备专注力?
  • 热门课程
  • 热门资讯
  • 热门资料
  • 热门福利
亲爱的家长(学生)您好:
恭喜您,您已经预约成功!
同时你将获得一次学习测评机会
+年级学科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