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孩子做事前要求有奖励?物质奖励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家庭教育 来源:网络 编辑:小新 2017-08-04 11:14:49

  生活中,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总会发现很多问题,孩子不听话,顶嘴,撒脾气等等,这也让很多家长心力交瘁。对于孩子做事情提条件这种现象,在生活中也是常见的,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这种现象会给孩子带来什么后果呢?

 

为什么孩子做事前要求有奖励?物质奖励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妈妈,你让我做作业可以啊,但你做完以后你要给我买一个变形金刚。”“我可以吃完这一碗饭,但是你要给我点那杯西瓜汁。”……生活中是不是经常听到孩子这样向家长讲条件?

  不少妈妈反映,现在的孩子“精”得很,无论你让他去干点什么,他都要和你斤斤计较地谈条件。

  你家的孩子是否也有过这种“小心思”?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01、父母们说孩子们喜欢讲条件,是不是因为生活中父母也常常给孩子开出过一些很有诱惑力的“口头支票”呢?

  例如,“如果这次考试考到班级前十名,爸爸带你去香港迪士尼玩。”

  “如果这次比赛可以拿到,妈妈给你买你看中了很久的四驱玩具车!”

  ……

  这样的话语是不是也经常出自父母口中?这些对话是不是让孩子也养成了凡事“讲条件”的惯性思维?

  奖励无错,频繁的物质刺激需特别注意哦!

  为什么孩子总是事事讲条件,为什么孩子总是要奖励?这是因为我们完全把孩子的内在驱动力转化成了外在驱动力!

  也就是说,他们学习不是因为兴趣,而是因为奖励。

  当然,奖励是有作用的,但是如果家长没有掌握好奖励的度,奖励就变了味道,慢慢地孩子就会演变成事事讲条件。

  02、那么,家长对孩子进行奖励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尽量不要将物质奖励与学习活动直接挂钩

  “如果将物质奖励与学习活动直接挂钩,学习目标容易发生转移。我们在学习上给予孩子的刺激物较好选择替代品。

  例如,根据孩子的学习表现给予孩子相应的贴纸奖励,孩子每获得15枚贴纸就可以兑换1枚奖章,学期末还可以把得到的奖章换取相应的礼物。

  这样的“代币制”既能够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增强孩子的学习动机,也避免了孩子把“良好表现”与“物质奖励”直接画上等号。

  在奖励孩子的时候以鼓励为主,奖励为辅

  老师和家长在对孩子进行奖励的同时,还需要配合使用诸如拥抱、赞美、集体表扬等其他的鼓励方式。

  家长要帮助孩子建立积极的归因方式——在面对成绩的时候,归因于努力学习的过程,而非奖赏的制度

  不管是家长还是老师,都应该注意孩子的主体性地位,在对孩子学习的反馈中多隐含一些类似“这次已经做得很好了,下一次只要你足够认真努力,就很有可能会获得成功”或者“你之所以能获得奖项,是因为你努力,我们这周不如带你去游乐场庆祝一下”等这样积极的信息。

  这样就把孩子的成绩与他努力的过程挂钩,奖赏只是附带的,而非较终的目的。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由秦学教育整理编辑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文章标签:
上一篇:孩子做事情不够积极?如何养成孩子的积极心理呢? 下一篇:孩子做作业太粗心原因是什么?粗心到底该怎么解决?
  • 热门课程
  • 热门资讯
  • 热门资料
  • 热门福利
亲爱的家长(学生)您好:
恭喜您,您已经预约成功!
同时你将获得一次学习测评机会
+年级学科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