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怎么理解?后庭花是什么?
初中 来源:网络 编辑:小五 2019-07-17 10:50:33

  题目中所提到的这句诗是出自唐代诗人杜牧所做的《泊秦淮》,全诗内容是: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这首诗的前半段描绘了一幅秦淮的夜晚朦朦胧胧的景色,后半段是诗人自己的感慨,用“商女不知亡国恨”很明显的讽刺了醉生梦死不顾兴亡的人,也在表达自己为命运的关心和忧虑之情,寓情于景的方法让整首诗都有一种悲凉之感。大家理解这首诗了吗?知道“后庭花”是什么意思吗?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对这首诗的详细赏析,大家关注!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怎么理解?后庭花是什么?

  一、 何谓后庭花?

  《隋书乐志曰》中记载:陈后主于清乐中造黄骊留及玉树后庭花、金钗两鬓垂等曲。与幸臣等制其歌词。绮艳相高。极于轻荡。男女唱和。其音甚哀。

  诗云:丽宇芳林对高阁,新妆艳质本倾城。映户凝娇乍不进,出帷含态笑相迎。妖姬脸似花含露,玉树流光照后庭。

  陈后主时代,南朝早已经没有了北伐的斗志和力量,看着北朝时局变化、英雄逐鹿的现状, 南朝偏安一隅,沉迷于酒醉歌迷之中,无异于坐以待毙。这种情况很像后来的南唐,较终落了个束手待毙的结果。

  二、《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秦淮河在六朝古都,经历了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朝,东吴和南朝较终都被北朝南下而统治。对于杜牧的这首诗,其寓意并不难解,借商女唱《后庭花》一事,嗟叹南朝的亡国,和晚唐的颓废。言下之意说,殷鉴不远,长此以往,我们的又有什么结果呢?

  明末清初诗人与诗评家徐增在《而庵说唐诗》把这首解释的很细致:

  “烟笼寒水”,水色碧,故云“烟笼”。“月笼沙”,沙色白,故云“月笼”。下字极斟酌。夜泊秦淮、而与酒家相近,酒家临河故也。商女,是以唱曲作生涯者,唱《后庭花》曲,唱而已矣,那知陈后主以此亡国,有恨于其内哉!杜牧之隔江听去,有无限兴亡之感,故作是诗。

  对比一下,南宋诗人的林升的《题临安邸》,有异曲同工之妙:山外青山楼外楼,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作汴州。

  三、诗人的不甘和统治者的无奈

  杜牧还有一首诗需要提一下,《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一绝》: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欲把一麾江海去,乐游原上望昭陵。

  此诗是唐宣宗大中四年(850年)杜牧离长安到吴兴(今湖州)任刺史时所作。杜牧说天下清平,像我这“无能”之人,日子颇有兴味;爱孤云之逍遥,喜老僧之闲静。远去之时,遥望太宗的昭陵。

  唐朝在安史之乱以后,藩镇开始割据。公元835年(唐大和九年)又发生了的甘露之变,宦官气焰熏天, 又有几十年的牛李党争。

  杜牧“清时”二字是反意。无能其实是自嘲和无奈。诗的结尾戛然而止,沉郁而含蓄,拳拳之心,藏于“乐游原上望昭陵”之中。

  诗人虽有不甘,但是皇权也处处受制,整个都在走向下坡路,杜牧的“乐游原上望昭陵”是其不得志于时而思明君的意思。

  杜牧在”望昭陵”之后的两年就去世了,至于《泊秦淮》 写于哪一年似乎也没有太准确的日期,虽然距离唐朝灭亡的907年还有半个世纪,但是诗中表达了作者深深的忧患意识。唐朝安史之乱差一点亡国,甘露之变差点亡国,藩镇割据令行不止,唐政权一直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读书人先知先觉,也是正常的事情。

  由以上内容可以看出来,在那个动荡不安的时代诞生的一批文人墨客,很多都有怀才不遇又深感国力衰微的无力感,所以他们只能把这中情感放在诗词中,渴望世人的一点点关注!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由秦学教育整理编辑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文章标签:
上一篇:《饮湖上初晴后雨》两首诗分别都是如何描写美景的? 下一篇:《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古诗的意思什么?如何赏析全诗?
  • 热门课程
  • 热门资讯
  • 热门资料
  • 热门福利
亲爱的家长(学生)您好:
恭喜您,您已经预约成功!
同时你将获得一次学习测评机会
+年级学科资料